国庆黄金周第一天,内地赴港游客量就迎来爆发。
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当天全港入境人次达 558431 人次。
其中内地访客人次为 232751 人次,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同期,直观展现出赴港旅游的火热态势。
虽然在香港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地点游玩购物都能让人放心。
但一些不良营商手段始终存在。
就在上个月,一位内地博主接连发布多条视频,正面硬刚香港部分药房销售中药材时的黑套路,引发不少关注。
这类套路其实早已存在,即便港府一直保持严厉打击的态度。仍有部分商家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核心套路便是 “模糊斤两”。从博主的视频中能看到,他在药店选购药材时,反复向店主询问 “一斤价格多少”。表面上看店主给出了答复,实则在刻意掩盖一个关键事实 —— 店里的药材并非以 “斤” 为单位计价,而是按 “两”,甚至按 “钱” 来算!仔细观察店内的价格牌会发现,高昂售价的右侧明明标注着 “两” 或 “钱” 的单位。但店员会用模糊的回答让顾客放松戒备,误导顾客以为标注的是 “斤” 价。
直到顾客确定购买产品、店家将药材打成粉末后,才会露出真面目开始讹人。面对店员的回避,他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追问 “880 元是一斤价钱吗?880 元是 600 克吗?”。最终让店主恼羞成怒,不得不承认标价单位是 “两”。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另一条视频里,有店主认出博主后,竟威胁着追了他几条街。还做出打电话的姿势叫嚣 “你别走,我报警!”,但这不过是虚张声势,最后只能无奈离开。在该博主的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曾在香港遭遇过类似骗局,为此损失了不少钱。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遇到这类问题,顾客完全不用害怕,直接报警即可!当前港府正严厉打击相关不良行为,真正害怕被报警的,其实是那些无良店家。
同样是在上个月,香港海关就已采取行动,查处了一家违规药店并抓获一名店员。当时海关执法人员在该店购买 “安宫牛黄丸” 时,发现店员拿出一盒外观高度相似的产品,谎称是知名品牌的香港版本。最终,这名 40 岁的男店员因涉嫌触犯《商品说明条例》中的 “应用虚假商品说明” 被依法逮捕。眼下正值内地国庆黄金周假期,香港海关特别发布了购物注意要点,帮助游客规避风险:
首先要了解清楚商品的计价单位,付款前务必确认好具体价钱。
未确定总价钱之前,不要让店员随意切片或磨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要妥善保存购物单据及付款记录,日后若需举报,这些都可作为重要凭证。
若对货品真假存疑,可先向商标持有人或代理商查询。
购物时始终提高警觉,做到精明选购。
倘若消费者怀疑遇到不良营商行为,或是发现涉及售卖冒牌物品的活动。
一定要坚决拒绝交易,并及时向香港海关举报。
香港海关专门设立了 “快速行动队”,负责并优先处理短期留港旅客的紧急投诉。
举报怀疑违反《条例》的途径:
海关二十四小时举报热线 (852) 182 8080
举报罪案专用电邮账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
网上举报罪案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