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回复: 0

为拿香港身份铤而走险?假地址证明产业链曝黑幕,已有申请人入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内地社交平台与香港市场上,一条围绕 “香港地址证明” 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从公然招募 “假合租” 到高价贩售伪造的水电煤账单、粮单,甚至全套虚假租约,其成熟度与隐蔽性令人咋舌。

这些看似普通的文件,实则是申请香港身份、银行开户、政府服务的 “关键通行证”。
更暗藏着让申请人锒铛入狱、身份被吊销的巨大风险。

造假产业链成熟

真实地址被盗用

 

《香港 01》调查团队经数周暗访发现,这条产业链已形成 “供需闭环”。

从文件伪造到 “地址借用”,每一环都精准瞄准申请人的需求:

  • 社交平台招募 “假合租”,规避居住核查: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以 “香港合租不住”“受养人租房配合” 为关键词搜索,大量中介帖子赫然在目。

     

    中介通常承诺 “只需出面签租约,无需实际入住”,甚至打包好后续的地址证明材料。

     

  • 当记者质疑法律风险时,有中介轻描淡写回应:“入境处太忙,查不过来”,实则是在误导申请人。

     

  • 电商平台公然贩售虚假文件,“几可乱真”:在知名电商平台搜索 “香港地址证明”,数十家商家立即弹出,报价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人民币不等。

     

    一位卖家向暗访记者展示的 “产品清单” 堪称 “全面”—— 

     

    水电煤账单、银行月结单、加盖 “印花税” 的租约、甚至雇佣证明,均能定制。

     

    更令人担忧的是,卖家直言 “用的是香港真实地址,门牌、业主姓名都真实,只换住户信息”。

     

    而这些真实地址的住户,对此毫不知情,随时可能因他人冒用陷入 “被开户”“被关联债务” 的麻烦。

在香港,地址证明并非简单的 “居住凭证”,而是贯穿个人生活、身份申请的 “基础文件”,其用途覆盖多个关键场景:
  1. 日常服务场景
    :银行开户、申请信用卡、办理贷款、报读学校、申请政府公共服务(如香港身份证续期),均需提供有效的住址证明。
  2. 香港身份申请核心环节
    :无论是高才通、优才计划的续签,还是受养人签证(如配偶、子女赴港)。
    “在港真实居住” 都是核心审核标准,而水电煤账单、正式租约则是证明 “真实居住” 的关键材料。

正是这种 “刚需属性”,让虚假地址证明成为灰色产业的 “暴利产品”。

图源橙新闻

 

法律风险巨大

有人才已付出代价 

 

尽管中介极力渲染 “低风险”,但香港法律对 “虚假文件”“虚假申述” 的处罚极为严厉,且已有多人付出惨痛代价:

典型案例:女子用假账单申请受养人签证,被判监禁 12 个月

2023 年,一名 34 岁内地女子赴港攻读硕士,获批学生签证后。

为给丈夫和女儿申请受养人签证,向香港入境处提交了两份伪造的水费、电费账单,声称自己在该地址居住。

入境处核查时发现账单虚假,联系水电公司核实后确认 “地址非其实际居住处”。

面对调查,该女子起初否认,最终承认 “为让家人快速获签而造假”。

法院最终裁定其两项 “虚假申述罪” 和两项 “使用虚假文书罪” 成立,判处即时监禁 12 个月

样本;来源:水务处

法律后果:最高罚 15 万港元、监禁 14 年,身份可能被遣返

香港入境处多次明确声明:

  • 任何人在签证申请中作出虚假申述、使用虚假文书,均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罚款15 万港元监禁 14 年
  • 即便已获批香港身份,若入境处发现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有权宣布签证无效,并将申请人遣返。

 

此前还曾有高才通申请人因造假被香港法院全球通缉,不仅损失 30 万港元前期投入,更留下刑事案底,彻底失去赴港资格。

 

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

 

尽管风险明确,但仍有人 “以身试法”,核心原因在于 “香港身份的高吸引力” 与 “续签的现实困境” 之间的矛盾:

1. 香港身份:吸引力背后的 “全球优势”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最自由经济体,且在 “亚洲人才排名” 中位列第一,对内地精英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 经济层面:2024 年数据显示,外来驻港公司数量达历史新高(9960 家)。
    其中内地驻港公司占比超四分之一,香港成为内地企业 “出海” 的核心平台,也为人才提供了国际化的职业机会。
  • 生活与发展层面:香港的教育资源(国际学校、衔接海外升学)、医疗体系(全球顶尖水平)、税收政策(低税率、税制简单),均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2. 续签困境:“真实居住 / 经营” 要求成 “拦路虎”

对通过高才通、优才等计划赴港的人才而言,“续签” 是维持身份的关键。

但 “真实在港居住、工作或创业” 的要求,让不少人陷入困境:

  • 创业成本高:有上海高才通持有人坦言,“香港创业租金贵、本地资源少、客户难开发,启动太难”。
  • 跨地工作者的居住难题:部分人因工作需要频繁往返内地与香港,难以满足 “长期在港居住” 的要求,为续签时的 “地址证明” 发愁。

这种困境被中介机构利用,衍生出 “全套造假服务”,报价从数万到数十万港元不等,诱导申请人 “走捷径”。

 

面对造假乱象,香港入境处已加强核查力度,中介口中的 “查不过来” 纯属误导:

  • 常规审核:处理每宗签证申请时,都会对地址证明、居住情况进行交叉验证,例如联系水电公司、业主核实信息;
  • 动态抽查:对已获批身份的人士,会不定期进行 “突击巡查”,确认实际居住情况;
  • 数据联网:与银行、水电公司、房屋署等机构建立数据互通,虚假文件更容易被识别。

 

 

香港入境处强调,“真实” 是所有身份申请的核心原则,任何试图通过造假规避审核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法律代价。

对于渴望获取香港身份的内地人才而言,“合规” 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径。

切勿因一时侥幸触碰法律红线,最终不仅失去身份资格,更留下终身无法抹去的刑事案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10-15 23:40 , Processed in 0.014545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