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香港大屿山大东山因芒草成 “金色海洋”。受陈奕迅专辑封面及小红书传播影响,这里成内地旅客赴港必去地。
刚过的周末,芒草全盛期,人潮与金黄芒草交织 —— 白日山道拥挤,黄昏余晖映人群,夜晚手机灯光连成 “银河”,成 “11 月限定奇观”。
热度不止于此。西贡麦理浩径假日单日行山者超万人,有内地游客称,现场难约的士,小巴队排 500 米,靠香港朋友帮忙才离开。香港四分之三面积是郊野,正成内地游客避世新选。
社交平台评价两极:有人赞是 “《国家地理》级大片”,也有人调侃 “像逃难、要饭”。交通矛盾突出,大东山巴士站曾有百人长队,市民需到前站候车,队伍消散靠加班巴士疏导。
生态压力显现,网民吐槽 “草快被踩没”。香港渔护署面临管控难题,如猕猴撕 “禁喂” 横幅,非法投喂罚 5000 元;破边洲等地游客自发捡垃圾补管理缺口。香港多部门联动应对客流,参考 “五一” 东坝经验,运输署加密小巴班次,渔护署设临时围栏,用显示屏更新路况;西贡区议员提议案,在东坝设饮水站、规划行人专道解 “人车同道” 隐患。
游客需理性规划,香港有 129 条行山径,除大东山、麦理浩径,龙脊(亚洲最佳市区远足径)、薄扶林水塘步道(郭晶晶打卡地)也是好选择。正如香港徒步爱好者阿进所说,内地游客以行山感受香港自然之美,需以文明为底色。
香港魅力在都市繁华与自然静谧共生。愿每位行山者记住:脚下的路是风景,更需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