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香港的社交平台上,不时有人代购日本药物。但据了解,不少药物含有在香港受管制的成分。有药剂师指胡乱服用会有危险。
香港有传媒在多个社交平台均发现有人代购日本药物,包括某款止痛药,标榜“家中必备”等,包装盒只有日文,但含有香港受管制的布洛芬;另一款减肥药在社交平台也很受欢迎,但含有受管制中药“麻黄”。此外,某款止痛胶布亦含有联苯乙酸,在香港同样受到管制。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布洛芬始终是消炎止痛药,如对一些药物或阿士匹灵敏感,有机会对布洛芬也敏感。强调若有严重哮喘要小心,因为可能令哮喘恶化。
根据香港《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所有药剂制品均须获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的注册,才可合法于市面售卖。非法售卖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剂制品均属刑事罪行,每项罪行最高罚则为罚款港币10万元及监禁2年。
但代购是否销售属于灰色地带。
大律师陆伟雄认为,香港应该修改法律,“把销售的定义涵盖代购,无论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都是属于销售模式。”
香港衞生署的资料显示,去年调查了18宗怀疑非法售卖未经注册,或含受管制成分药物的个案,只有5次涉及网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