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3|回复: 0

《论语》新说4-23:做与仁者相处的君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0 11:1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新说:

 

       孔夫子对学生们说道:“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很随便,不论地方好不好,是不是仁德之地,那怎么能是有知识的人呢?”

       人居住的地方,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要符合美学的基本要求,要适合人的生存,比如住在低洼的地方、大风口、终日不见太阳的地方等等,都是不可取的。人文环境,最重要的是居住地里的人要有仁德,不能与恶人居住在一起。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不讲究,那是没有明智的人做的事情。

 

       为什么不能与不仁者同处,孔人继续讲道:“不仁的人,如果长期处于穷困状态,就会为非作歹,如果长期处于安乐状态,也就是生活富有,那就会骄奢妄行。与仁德的人在一起,才会互相促进,共同安于仁德,从而心安,快乐生活;与有知识的人在一起,能够共同促进仁德的增长,从而获得长远的巨大利益。”

 

       人生活、工作的人文环境很重要,不仁的人,不能与之共患难,不能安于在困难中求进取,而是希求不正当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困境,比如把希望寄托在侥幸上或者不择手段走捷径上,反而使自己走向长久的困境;不仁的人,也不能同安乐,因为他们很难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容易骄奢淫逸犯下大错。因此,一定要与有仁德的人相处,有仁德的人,心地善良,与之相处能互相促进仁德的增长;有仁德的人,求知进取,与之相处能不断学到新知识,获得长久的更大的利益。

 

       孔子讲道:“只有有仁德的人,才会有正确的好恶观,才能根据正确的标准喜好人与厌恶人。”

       社会上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与个人喜好或者利益相关来作为标准对待人,这样就不是用仁的标准来看人,就失去了正确的标准,与人交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孔夫子最后谆谆告诫道:“你们若真诚立志于实行仁德,就没有恶行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3 05:57 , Processed in 0.01643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