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6日公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创新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式。通过改造的“外泌体”加载从中草药钩藤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柯诺辛硷-B”,製作新药“Fe65-外泌体-柯诺辛硷-B”,有助恢复认知和运动能力。

图為香港浸会大学校园 来源:香港中通社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症,患者大脑积聚淀粉样蛋白等,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目前无根治方法。
浸大中医药团队约5年前起,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团队合作开发由海马神经元產生、以淀粉样蛋白前体為标靶、在细胞之间运送分子的“Fe65-外泌体”,并加载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柯诺辛硷-B,以製成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浸大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李敏介绍,实验测试后发现,注射“Fe65-外泌体-柯诺辛硷-B”小鼠的认知和活动能力显著恢复25%,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亦明显改善。
该团队已申请专利,下一步会探讨研发口服药及无痛注射方法,冀三年内完成临床试验前期工作,并用7至10年展开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