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无业汉声称收取数千元报酬,分别致电两名老妇并假冒是其儿子,讹称捲入交通意外及打斗案被捕,要求两事主缴交保释金,无业男收款时被捕,警方丈其身上检获9.6万元现金。涉案无业男早前承认串谋诈骗及洗黑钱共两罪,区域法院暂委法官郑明斌昨日判刑指,虽接纳被告只是跑腿角色,但同意电骗案猖獗需要严惩,遂加刑三分之一,判被告入狱26个月。

被告陈皓杰(35岁,无业),辩方求情称,被告曾有稳定收入,但因香港经济转差而入不敷支,甚至欠下债务,最终被不法分子利用参与犯罪。被告只是跑腿角色,每次收取2,000至3,000元报酬后按照指示拿取包裹,犯案手法不专业,而骗款最后亦全数找回。
郑官接纳被告非主脑,但近年电话骗案情况猖獗,由2018年的615宗大幅上升至2022年的2,800宗,故需要就此类案件严惩,以收阻吓之用,而法庭早前亦收到控方加刑申请,最后就每项控罪额外增加三分之一刑期,判处被告监禁26个月。
案情指,2022年11月9日下午,事主王惠芳接到冒认其儿子来电,对方讹称因交通意外及打架被带往深水埗警署,需要6万多元保释金。王于是将家中所有现金,即6.56万元纸币用绳绑好,再前往英华街交收。其间,王的女儿到母亲住所探望,发现母亲受骗报案求助。警方到场埋伏,待被告现身后随即上前将其拘捕。
调查期间,警方亦发现被告涉及另一宗骗案,事主林粉兰同日下午亦接到陌生男子来电,假冒其儿子因打架“去咗差馆,要钱”。林信以为真,遂按对方指示,外出将3.05万元现金交给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