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天气持续寒冷,今日(22日)冬至气温跌至最低9度,天文台发出寒冷警告,长者要预防发生心血管危机,在睡觉前、睡觉时、起床时、起床后做足四点可降低猝死风险。

突然接触到冷空气,会让人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负担,专家提醒,民众可多喝热水、用热水袋温敷大腿等保暖身体,并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2度,以预防脑中风、动脉瘤破裂、心肌梗塞等风险。
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血管疾病史患者,在冬季更要注意生活起居。近日“辐射冷却效应开外挂”,清晨温度最低恐不到10度,民众若能在睡前、睡觉时、起床时、起床后多留意保暖关键,更能护心、暖身。
睡觉前
喝一杯水:专家提醒,清晨4点左右,因交感神经开始启动、身体预备醒来,血压、脉搏会自然升高。若睡眠时血管水分不足,交感神经作用后血液就会变得浓稠,更容易形成血栓。建议民众睡前,或深夜上完厕所后,都喝杯水补充水分。
睡觉时
透过以下方式在睡觉时保暖:穿袜子睡觉,睡眠时体温下降,许多人末梢循环不良,脚甚至会冷到睡不着、抽筋,建议穿宽鬆透气的袜子,保持足部温暖。而三文治盖被法就是床上先垫毛毯,再盖羽绒被,把身体夹在中间,能把身体释放出的热留在被窝内。
起床时
稍微赖床,被窝与室温可能有十几度的落差,建议稍微赖床,并在被窝中稍微活动筋骨、暖身。睡前准备的保温瓶中备妥热水,先喝杯热开水暖身。穿外套或披毯子,事先在床边准备御寒衣物,一起床立刻保暖。
起床后
起床后通常会前往浴室盥洗,此时也须留意猝死风险。可备妥暖气,若浴室有暖气设备建议先打开。穿好保暖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再进浴室。用温水洗脸刷牙,避免接触冰水造成头颈部血管急速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