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4 日,一起曾牵动全港关注的内地在港学生虐猫案正式画上句号。涉案男子最终放弃上诉,接受法院判处的 5 个月监禁并即刻服刑。这一判决结果公布后,不少港人直言 “大快人心”—— 只因这名男子对室友饲养的布偶猫所做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图源:星岛头条
时间回溯至去年 7 月,室友领养的布偶猫本是家中温顺的 “毛孩子”,日常总在客厅安静休憩。那天,室友出门后因遗忘钱包和钥匙折返,未进门便听到屋内传来异样巨响。透过门外铁闸,他目睹了终生难忘的一幕:涉案内地生抬起右脚,两次狠狠踢向小猫的腹部,弱小的布偶猫瞬间被踢飞,重重撞在烘干机上。图源:星岛头条
室友冲进屋后果断将猫送医,可这只无辜的小生命终究没能挺过来。更让人气愤的是,面对质问,涉案男子给出的理由竟只是 “小猫随地大小便”。在文明社会的准则里,“纠正宠物行为” 绝不能成为施暴的借口。法院在上个月的审理中便明确指出:“残忍对待动物是文明社会无法容忍的行为,更是对人性的背离。”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尽管涉案男子一方曾辩解 “小猫有长期疾病,死亡是多种原因导致”。这场判决,不仅为逝去的小猫讨回了公道,更让香港社会对 “毛孩子” 的保护议题再次成为焦点。
香港对动物的珍视
港府数据显示,2018 年香港饲养猫或狗的住户已超 24 万,占全港住户的 9.4%,猫狗总数更是突破 40 万只 —— 相当于每 10 户家庭中,就有 1 户将 “毛孩子” 视作家人。去年一项针对千名养猫港人的调查更显示,超 6 成受访者饲养了两只及以上猫咪。图源:网络(非本案中的猫)
在出生率偏低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港人将情感与精力倾注在宠物身上,宠物不仅是陪伴,更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这份重视也推动了 “宠物经济” 的繁荣,香港宠物节、香港猫咪博览会、优质宠物用品展等活动接连举办,成为城市生活的独特风景。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法律层面,香港早已通过修订《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加重对虐待动物行为的惩处 ——
一旦定罪,违法者不仅要面临牢狱之灾,还需缴纳高额罚款。
法律的刚性约束,正是对 “生命平等” 理念的有力捍卫。
法官在此次虐猫案判决中特别提及,“近期虐待动物案件呈上升趋势,需以具有威慑力的惩罚遏制此类行为,监禁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图源:香港01官网截图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仅去年一年,香港就发生了 50 多起毒狗事件,港姐谢嘉怡的两只爱犬因误食含毒肉类不幸离世。元朗曾在两星期内接连发生 20 多起猫狗被毒死的案件,心急的港人甚至自发制作 “中毒地点地图”,提醒其他宠物主人规避风险。图源:星岛头条
面对频发的恶性案件,港府已迅速行动。
今年 2 月,环境及生态局局长宣布,警务处、渔护署与爱护动物协会联合推行 “动物守护计划”。
通过三方协作加强对涉嫌残酷对待动物案件的预防与侦查。
同月,警方便成功逮捕一名涉嫌在公园投放大量老鼠药毒害宠物的老人,以实际行动彰显打击此类行为的决心。
图源:香港01
目前,港府还在研究进一步修订《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明确宠物主人的责任。要求主人在饮食、居住环境、健康护理等方面,全面保障宠物的福利。这一修订若落地,将从源头完善动物保护的制度体系,让 “毛孩子” 的生活更有保障。图源:香港01
在香港,对宠物的保护从来不止是 “对小动物的怜悯”,而是对 “生命本身的尊重”。当社会不再将宠物视作 “附属品”,而是认可它们作为 “有情感、有感知的个体” 的价值时,这些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快乐的 “毛孩子”,才能真正与城市和谐共存。图源:香文汇报
最后,也想问问屏幕前的你:若你在香港生活,会选择饲养宠物吗?你与 “毛孩子” 之间,又有哪些温暖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