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楼市一则消息引发热议:长实集团旗下「名日九肚山」和「#LYOS」两个新盘的 8 名买家,因 “挞订” 取消购房交易,被开发商追讨差价总额达 1765 万港元,其中 3 人无力偿还,已被法院颁令破产。
所谓 “挞订”,是香港楼宇买卖中取消交易的行为,背后有严苛的 “必买必卖条款” 保驾护航。一旦签署正式合约,买卖双方必须完成交易,若买家挞订,不仅会损失已付订金,若开发商以低价重售该单位,还需补足原售价与重售价的差额。根据《时效条例》,开发商的追讨权有效期长达 6 年。
举个例子,若买家以 200 万港元签约,挞订后开发商 160 万港元重售,买家除损失订金外,还需额外支付 40 万港元差价,再加上律师费、代理佣金、管理费及利息等附加费用,很容易陷入财务绝境。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新盘挞订宗数达 381 宗,创近三年新高。除长实外,宏安地产等中小型发展商也跟进,向旗下新盘 Larchwood 的挞订买家发律师信追讨损失。
他在楼价高峰期购房,后因房价暴跌 37% 选择挞订,却收到 109 万港元的差价追讨通知。“收到律师信时吓呆了,整夜难眠,至今不敢告诉家人。” 他的困境正是众多挞订买家的缩影。
中原集团创办人施永青表示,开发商按合约追讨差价属合理行为。
此次追讨行动堪称 1997 年楼市爆破后最严厉的一次,当年长实虽也曾追讨差价,但未出现破产个案,如今 3 人破产的结局,凸显当下楼市调整的残酷。
值得警惕的是,许多买家存在认知误区,误以为挞订仅损失订金,对差价、附加费用等风险一无所知,最终酿成悲剧。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香港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楼市或逐步回稳,但对于高峰期入市、陷入挞订纠纷的买家而言,困境仍未结束。
3 名破产者已失去财务自由,被追讨 109 万港元的业主仍在惶恐等待后续。这场楼市风暴的创伤尚未愈合,也为所有潜在购房者敲响了高风险警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