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联会今日(5月1日)举行“五一”国际劳动节记者会,以“发展经济 创造就业 维护权益 共享成果”为主题,冀特区政府着力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破解就业难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港基层劳工市民,缔造和谐共富社会。
工联会理事长黄国表示,发展经济同改善民生必须“两手抓两手硬”,透过完善人力资源、创造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提高薪酬待遇等,让广大打工仔女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黄国指,近来有扩大输入外劳的声音,但其实本港劳动人口参与率只有56.1%,是“亚洲四小龙”最低,较新加坡低14%,如果能追上,能增加40、50万就业人口。对于最低工资今日起增加至40元,黄国认为,依然跑输通胀,实际购买力较数年前的水平低,建议最低工资一年一检,而且百分比要是“通胀+N%”,切实做到劳有所得。
从事建造业的梁先生不愿见到政府扩大输入外劳,希望当局急工人所急,提供更多入行渠道,加强培训,改善待遇,以增加新力军,又反问“输入外劳都有月薪制,为何本地工人却没有”。任职保安行业的黄先生形容,行业平均月薪万五,工时长、时薪低,有工友甚至要打两份工维持生计,希望政府落实最低工资一年一检,跑过通胀百分比。
自由工作者黎先生指,政府对行业保障差,尤其是外卖员权益方面,每年大量工业意外,而且有外卖平台出现欠薪或劳资纠纷等问题,希望特区政府加强审视和监管,堵塞漏洞。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朗读劳动节宣言,强调新时代对爱国工运事业要求有所提高,工联会将积极应对,带头协助政府排忧解难,团结各界,为民生福祉,香港繁荣稳定,共谋发展。
工联会今年提出五项劳工政策倡议:“创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工’字有出头”、“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反对扩大输入外劳”、“政府带头取消外判,完善最低工资形成机制,保障零散工权益”、“加强职业培训,推动职学双轨”、“加强职业安全,完善强积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