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日),香港黄雨及雷暴警告期间,屯门和田村和喜楼一个高层单位多次被雷劈中,幸无人受伤,但单位外墙有石屎剥落。房署检查后指,尚未确定外墙受损是否与雷击有关,大厦的避雷设施亦无发现问题。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形容事件罕见,但相信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屋内住户构成危险。
梁荣武指,现代的高楼大厦建筑物料及结构良好,当雷电击中大厦,单位墙身内的钢筋亦能够吸引电流,并将电流引到其他位置,一般情况下屋内的人非常安全。但若打雷闪电时站在窗边或者触碰金属窗框,就会有危险。

此外,闪电本身是一个极强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对电器及电线带来感应电流,如果感应电流太强,或会造成电器故障或损毁。
为何闪电“没走直线,而是拐弯”?
梁荣武解释,闪电向前行走时,会将前端的空气“电离化”,并找一条电阻最少的路径行走,因此闪电轨迹不是直线,而是呈“之”字形。大厦的避雷系统亦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引电。
被问及于打雷闪电时收衣服会否有危险时,梁荣武称,闪电及雷声相隔时间如相距少于3秒,即代表闪电位置与市民身处地方极近,“闪电一下后即刻嘭一声就不要收衣服。”他又提醒天文台网页及手机应用程式“我的天文台”有“闪电位置资讯服务”,如闪电位置与居所极近,也不应急着收衣服。
至于身处室外,梁荣武坦言没太多安全之策,除了基本的不要在大树下躲避,应尽快前往室内及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