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0|回复: 2

港中大发现新基因标记可预测糖尿病人患冠心病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8 14: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8日公布,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可预测糖尿病人患冠心病风险的基因标记,将有助推进糖尿病的个人化治疗。研究详情刚于本月在糖尿科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发表。

图示(左起)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苏咏仪、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陈重娥、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副研究员谭夏亭、中大何善衡糖尿科教授马青云、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科学主任林憬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陆安欣。

糖尿病人患冠心病风险高2至3倍

根据卫生署2020至2022年人口健康调查报告,香港15岁或以上人士中,有8.5%患有糖尿病。文献指出糖尿病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人高2至3倍。

中大医学院何善衡糖尿科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学术)兼香港糖尿病生物库首席研究员马青云,冠心病是导致糖尿病人入院或身体欠佳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是引发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素。我们此研究成功发现一个新基因标记,可有助找出具高冠心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制订个人化治疗方案,为糖尿病精准治疗奠下根基。

新基因标记与血压及心脏病相关

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利用3596个患有冠心病的糖尿病人、超过6百万个基因变异,与8898个没有冠心病的本地糖尿病患者进行基因对比,将得出数据与全球逾50万人的基因资料再作分析,成功发现一个名为&ldquoDE1A rs10171703”的新基因标记,可用以预测华人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风险。结果显示,携带此基因标记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率较没有此基因标记的二型患者高约20%。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副研究员谭夏亭表示,我们继而发现PDE1A rs10171703与血压上升相关。由于血压高与心脏病风险有密切关联,或许亦可解释为何携带此基因标记的糖尿病患者有较高心脏病风险。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所长陈重娥指出,携带此基因标记的糖尿病人如果能够妥善管理血压至理想水平,其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大减40%。透过使用基因标记,我们能够辨认出具较高心脏病风险的糖尿病人,从而督促他们改善血压及其他风险因素,减低出现心脏病的机会。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科学主任林憬波表示精准医疗愈趋流行,而我们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基因遗传对于个人的心脏病风险有重要的影响。

马青云说,我们的研究凸显基因组医学的潜力,利用基因信息引领未来的治疗方向。能够成功完成此大型研究,我们衷心感谢各个资助机构,特别是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基金。另外,我们亦要感谢参与研究的各位糖尿病患者。

这项研究获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基金资助,及多个组织资助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8 15: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8 15: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9-8 08:09 , Processed in 0.012590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