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发表社评:恢复私人参建居屋 提速更要确保质素
政府公佈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乐建居”,首幅地皮最快年底招标。
香港房屋供应短中期缺口巨大,任何有助加快建屋速度的方案都值得考虑。发展商建屋效率比政府高,乐建居定位与居屋相同,由私人参建,理论上可以为增加资助房屋供应提速提效,不过政府必须汲取昔日私人参建居屋计划的教训,在房屋质素方面做好把关工夫,确保发展商不会将货就价。政府有意鼓励发展商将手上部分私人閒置农地,用来兴建乐建居,从而释放更多土地供应,然而当局之前推动的公私营合作土地共享计划,成效未算理想,如何避免乐建居出现同一情况,政府亦须思考。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综合施策 杜绝虐儿事件

《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草案》昨在立法会首读及二读,相关草案旨在确保及早发现和介入虐待儿童个案。
香港近年接连发生骇人的虐儿事件,家长虐儿、童乐居职员集体虐童案,令人痛心愤怒,香港文明社会的形象因而蒙羞。立法强制举报,是更有效保护儿童的重要一环,值得支持,希望能在立法会尽快通过并实施。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除了要继续完善监管制度和法例,亦需要政府通盘检视,综合施策,投放更多资源,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家庭友善措施和家长的情绪支持,以及尽早找出高危家庭,从一开始减低虐儿事件发生的风险。
《大公报》发表社评:发展沙头角首要突破思想“禁区”
特区政府日前宣布成立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北都办),今年内公佈行动纲领及具体计划,这意味北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配合北都区沙头角片区如何发展,暂时仍然未理出头绪,相比另一边厢的深圳市积极推动重建沙头角口岸、启动中英街改造工程,可谓“冷热”分明。形势逼人,时间不等人,香港有必要尽快推出发展沙头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积极行动起来,这是北都发展的一块重要拼图,更是推动深港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迫切需要。沙头角长期是边境禁区,居民凭“禁区纸”才能出入,堪称香港特区中的“特区”。正因为沙头角被视为香港最偏僻的地区,因此在政府过去的发展规划中鲜有提及。随著香港迈入由治及兴新阶段,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步伐加快,沙头角作为香港与大湾区唯一水陆相连的区域,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沙头角区以中英街为核心,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潜力打造旅游中心和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成为香港东北部与大湾区连结的枢纽。昔日的“边城”其实是一块璞玉浑金,只要进一步打磨,就可以成为大湾区的一颗耀眼明星,一个重要的发展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