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新说:
一日,孔子与学生在一棵大树下论学,其树不知有多少年了,为人们遮风挡雨,学生们围在夫子周围,夫子要求学生们讲讲自己对为人之道的认识。
于是,当时学习最好的有若便首先说道:
“我的认识是,孝悌,是仁的根本!
根据我平时的观察与思考,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与长辈,敬爱兄长,就不会冒犯、忤逆长辈、兄长以及比自己位高的人,即便有,也是极少。
平时做事兢兢业业,专心于如何把事情做好,不喜欢随便冒犯上级的人,却喜欢去作乱造反,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的。
君子踏实地做事与生活,孝顺长辈,敬爱兄长,不冒犯上级,追求把握住人生行为的根本。一旦把握住根本,做事情就符合大道,事业就会不断兴旺了,成功便会不断出现。
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
孔子评价说道:“说得不错。但是,有些人,美好的言词里藏着恶毒,说着你最爱听的话,心里却恶毒地咒骂着你,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是两回事;温良谦恭的笑脸里藏着刀剑,眉开眼笑的附和着你,奉承着你,但心里却想着如何算计着你,如何用一刀或一剑把你宰了。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仁的。所以不能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