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1|回复: 2

七成学童运动量不足,快乐感下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 14:1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项针对本港学童运动量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学童运动量不达标,少于三成每星期运动七小时,运动时间远低于疫情之前。窒碍他们运动的元凶,主要是学业繁重和没有人陪伴等。调查机构指出,学童运动量不足,除了影响体魄,快乐感觉也会下降。

 

 

调查又发现,约半数受访学童表示“很想”或“几想”与父母一同做运动,反映亲子运动十分重要。 

 

 

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标准,儿童每天应进行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亦即是每周应做至少七小时运动。香港小童群益会于今年1月14日至4月6日进行有关调查,以电话、网上及纸本问卷,访问了801名6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学生。调查结果显示,72.7%受访学童的每周运动量未能达到世衞标准,61.8%学童属于“不活跃”或“低级活跃”,较疫情前上升7.9%。相反,符合世衞标准的受访者急跌至27.3%,幅度接近一成。

 

 

原因:功课忙 没人陪

 

 

至于窒碍儿童及青少年运动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功课或学业繁忙,没有时间”、“家中空间不足”以及“没有人陪伴”。调查又发现,运动时间愈长,学童的快乐感觉和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愈高。如果父母有运动习惯,有助提高学童的运动时间,促进亲子关係。

 

 

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刘翀表示,学校和家庭有需要平衡学科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适度调节课业及考测的要求,令学童有足够时间运动。该会建议,政府推广对场地和时间要求较低的新兴运动,并且把握大型国际盛事,如维港泳和龙舟邀请赛等,以宣传运动的益处和乐趣。此外,家长亦应以身作则,多安排合适运动让子女参加,最好亲身陪伴子女做运动,让他们健康成长。

 

 

近两成港童属于肥胖

 

 

事实上,今年中公布、由社区事务委员会督导、康文署统筹的“全港社区体质调查”,亦揭示了本港学童缺少运动,导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该调查由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进行,一共收集了8419个样本,其中7至11岁儿童组别共有426人(225男、201女),他们平均身高为137.1厘米、平均体重33.6公斤、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17.5。

 

 

按照世衞年龄与性别的BMI参考标准,18.2%的受访儿童属于过重(包括肥胖),66.3%受访儿童未有达到世衞建议的体能活动量,即平均每天做60分钟或以上中度至剧烈强度体能活动,但有84.4%儿童却以为自己运动量充足。专家指出,本港儿童对运动量的认知上有极大落差,情况值得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 14: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多安排合适运动让子女参加,最好亲身陪伴子女做运动,让他们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 14: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没时间,家长也没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7 09:28 , Processed in 0.01670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