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8|回复: 0

《论语》新说3-17:做个知礼的君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0 10:0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新说:

 

       子夏问夫子:“‘轻盈笑时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看起来美丽漂亮但又自然端庄大方,这是为什么呢?”夫子回答道:“先看行动或事情的出发点是不是违背仁义,再看是否合乎礼,然后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

        孔夫子在讲每个人心中都有礼,如果欣赏对象合乎礼,那么就会发生共鸣。如果人心中没有礼,也就无法欣赏美了。欣赏美,需要人心中有“礼”,换个话说就是要有欣赏水平,如果没有欣赏水平,那就无法发现美。好像与读书不一样,读书是在书中学习知识,欣赏是先要有“知识”。当然,也可以把美当作知识来学习。实际生活中发现,有的人读了一本书,然后就开始评价,这是把书当作欣赏的对象了,书中不合自己意、自己看不懂的就忽略了,甚至会攻击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可见,人还是要不断地沉淀自己,虚怀若谷才能不断吸收新知识。

        子夏听了孔子的答复,又问道:“礼在后面吗?”孔夫子高兴地说道:“礼是衡量的标准,人在行为的时候首先要遵从仁义。商呀,你的话对我太有启发意义了,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在这个话题上,子夏与孔子是在一个纬度上,可以有共同谈论的语言了。

        既然礼是这么重要,于是孔子接着又说道:“夏代的礼,我能说得出来,其后代杞国是不能证明的;殷代的礼,我能说得出来,但其后代宋国也是不足以证明的,因为历史文献缺失了。如果文献足够,那么我就可以引用作证了。

        孔夫子根据周礼,结合文献,能够推证出夏礼与殷礼。但是,是否能从其后的属国推证,由于文献资料等的不足,无法作证明材料。可见孔子的严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我们现代的人就不怎么严谨了,像对孔夫子的研究,都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那时候,生产力极端低下,贫穷的家庭能出圣人吗?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应该没有这个可能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6 08:04 , Processed in 0.01661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