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8|回复: 0

文凭试千奇百错!离谱考生称《新青年》作者是“秀独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13:5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开考试是检视学生们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好方式,能够显现他们学习上的不足。考评局昨日出版2023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各甲类科目的《试题专辑》,刊载了部分文凭试中出现而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暴露了不少考生在思维及语文上的问题。在中史科,有考生将《新青年》杂志的作者“陈独秀”按题目提供的图片照抄,竟由左至右误抄为“撰主生先秀独陈”,被考评局列为“最严重错误”,更直言是“匪夷所思”;有考生将汉代“匈奴”,误为“吐蕃”或“突厥”,暴露部分考生混淆史实、朝代观念混淆。中文科错别字亦问题严重,考生写作也受社交媒体影响,使得答卷取材相若,内容粗疏。 

 

香港文汇报记者翻查今年DSE多个科目的《试题专辑》。其中,中史科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的题目,考生的表现被评中规中矩。不少考生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政治运动混为一谈,又对《新青年》内容与作者群不甚了了。最严重错误的例子,当属题目已提供了《新青年》封面的图片,并作出提示当中文字为右至左排,列明“陈独秀先生主撰”,但部分考生竟不加思索,在回答杂志的作者时从左至右照抄为“撰主生先秀独陈”。考评局形容,这情况“令人匪夷所思”。

 

 

考评局昨日出版今年DSE试题专辑,其中中史科有考生将《新青年》杂志作者陈独秀,由左至右误抄为“撰主生先秀独陈”(红圈),被评为“匪夷所思”。(香港文汇报记者王鼎煌摄)


东晋王羲之“变成”唐朝人

 

专辑又引述试卷主任指,考生回答时见人物张冠李戴、朝代概念模糊,如误认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唐朝人”,“张学良”误为“张国良”等。对此,考评局建议加强考生基础训练,除深入了解史实脉络外,要认清历史时序,避免混淆史事与人物。

 

在中文科方面,试卷主任指出,今年考生错别字问题与口语入文情况较为严重。考生最常见错字如“踊跃”错写“勇跃”、“举办”错写“举辨”等,反映部分考生平日很少执笔书写,更遑论有足够写作训练。

 

试卷主任认为,当今社交媒体普及,考生足不出户便获得海量但片断化或高度概括的资讯,体现在考生写作上则是不少答卷取材相若,内容粗疏,对事物具体刻画或深度剖析不多,故建议考生可阅读一篇完整长篇经典小说或专题报道,对事物会有更深刻理解。

 

滥用“I agree with you”欠解释

 

今年英文科口语是疫情后首次开考,部分考生过分使用“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回应其他考生,但未有解释同意之处。试卷主任亦建议考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练习,提升口语技巧,同时更多接触地道英语,及时了解时事和国际问题。

 

最后一届应考的通识科,今年的题目并无涉及政治议题。《试题专辑》提到,其中一道有关儿童营养均衡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表现较弱考生将“营养均衡”仅理解为“进食食物数量多寡”,未能从个人饮食喜好、家庭、社会等多维度思考,亦有不少考生仅把“粮食安全”理解为“食物安全”。

 

在另一题问到“徵费”或“禁用”哪个适合处理香港即弃塑胶问题,部分考生只针对“胶袋”而非“即弃塑胶”,亦未有探讨香港的情况。

 

部分考生答题谬误与常见问题

 

中史科

 

◆就题目提供的《新青年》杂志封面,有考生对其作者“陈独秀”由左至右误抄为“撰主生先秀独陈”,被评为“匪夷所思”

◆历史人物张冠李戴、朝代概念模糊,如误认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唐朝人”;“汪精卫”误为“蒋介石”;将汉代的“匈奴”误为“吐蕃”或“突厥”;将辛亥革命时期的“秋瑾”及“张竹君”当成抗日时期人物

◆人名及地名错别字多,将“李大钊”写为“李大钞”、“深圳”错写“深川”等

 

中文科

◆错别字问题与口语入文情况较严重,考生最常见错字如“踊跃”错写“勇跃”、“举办”错写“举辨”等

◆由于社交媒体普及使考生足不出户获得片断或高度概括的海量资讯,反映在写作方面则不少答卷取材相若,内容粗疏,对事物具体刻画或深度剖析不多

 

英文科

 

◆口试中部分考生过分使用“ 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

◆部分考生使用中式英文直译如“open the air-con”;或错用动词时式如“i will watching”等

 

通识科

◆在营养均衡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将“营养均衡”仅理解为“进食食物数量多寡”,及将“粮食安全”理解为“食物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3 21:49 , Processed in 0.01674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