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6|回复: 0

《论语》新说4-24:做坚持仁德的君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8 10:1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蓋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新说:

 

       孔夫子讲道:“发财与做官,是人的欲望,不通过正当的方法获得,是不应该接受的。贫困和卑贱,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摆脱贫困和卑贱,也是不能接受的。若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呢?君子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违背仁,即使在最匆忙的时候、甚至是颠流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发财与做官,是人的欲望,可能是人人都想的欲望,这些欲望实现了,有的人可能才会过上平静的生活,有的人可能才会有时间、有资本做更大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尝到了发财与做官的甜头,于是便追求发更多的财,做更大的官。但是,欲望要受道德律法的约束,如果不能受道德律法的约束,欲望就可能会成为恶行。贫与贱,虽然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是贫贱的,但是,如果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也会有可能成为恶行。

        孔夫子给我们树立了君子的榜样,虽然胸有才略,居官则能施展并能获得成就,但是,他不违君子的仁德,周游列国、四处碰壁、颠沛流离之间、匆忙之间、饮食之间,都不违仁德,这就是夫子的坚持。夫子不是不能为相、不能做大官,而是坚持君子的本色,不违仁德。没有通过或运用正当的方法的获取与行为,都是邪恶的,都将为君子所弃。所以,夫子宁可穷居,亦不去做变通的大官。这才是万世师表的形象。

        孔夫子接着讲道:“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平时言行肯定不会违背仁;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平时的言行,肯定不会受不仁德的人的影响。有没有人能一天都坚持不违仁德呢?我没有见过实行仁德而出现力量不够的人。这样的人大概是有的,只是我没有看到过。”

        这个社会,爱好仁德的人很希少,但是,厌恶不仁德的人也很希少,都很难见到。人生活在社会上,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制约,在言行上始终坚持仁德的人,是很困难的,除非像夫子那样的圣人。但是,尽管坚持仁德很困难,相信还是有的,只是没有看到。

 

       孔子最后总结道:“一个人犯下过错,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关。看他犯的过错,就知道仁是个什么样子了。”

       人不是完人,不同的人会犯不同的过错。从了解研究别人的过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仁,进而不错改造自己,使自己趋于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5 02:17 , Processed in 0.01202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