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这事儿总能牵动不少人的心,最近网上又炸了个小热点 —— 有人说屯门菁田邨的新公屋被房署贴了 “收回告示”,理由是住户 “隐瞒内地资产和银行账户”,还吐槽 “政府用不用这么绝啊?”。可这事儿越闹,越多人发现不对劲,甚至扒出帖子里的图可能是 “移花接木” 来的,到底咋回事儿?咱先捋捋。先说这涉事的屯门菁田邨,算下来是 2022 年才入伙的,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 3 年,妥妥的 “新公屋”。10 月 12 号那天,有人在 Facebook 的 “香港公营房屋讨论区(FB 版)” 发了张照片,配文说菁田邨有个单位被房署收回了,还添了细节:“听职员说是楼下停车场提供的资料,一查才发现住户隐瞒了内地资产和银行户口”。最后还叹口气:“现在政府用不用这么绝啊?唉,停个车在楼下都觉得慌”。从他发的照片能看到,那间公屋的大门铁闸上,明晃晃贴着一张 “收回单位” 的告示。上面写着 “此房舍现已由房屋署收回,任何闯入者将被驱逐或检控”—— 光看这纸告示,确实有点唬人。可帖子一出来,评论区直接吵翻了,但风向跟发帖人的预期完全不一样。大部分网友都在怼楼主:“这也叫绝?”“你的价值观也太扭曲了吧”“有钱藏着掖着还骗公屋,被收回不是很正常吗?”“房署这事儿做得没毛病啊”。毕竟公屋本来就是给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要是真藏了资产还占着名额,确实说不过去。更有意思的是,不少眼尖的网友看了照片,越看越觉得眼熟 —— 有人指出,照片里铁闸上告示的张贴位置,还有挂在铁闸把手那把锁,跟之前大埔富蝶邨珍蝶楼那起 “收楼事件” 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这下大家更不淡定了,直接戳穿:“这是偷大埔富蝶邨的收楼图编故事吧!门把手那把锁都出卖你了”“匿名发帖编瞎话,我已经举报了”“故意制造恐慌,楼主到底想干嘛?”说到大埔富蝶邨那事儿,其实房署之前早就回应过 —— 根本不是什么 “隐瞒资产被收回”,而是那个单位的前租户自己买了房子,主动跟房署退了公屋。说白了就是人家靠自己 “向上流”,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件好事儿。这么一对比,屯门菁田邨这事儿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图是扒来的,理由也没实锤,发帖人一句 “听职员说” 就带起节奏,也难怪网友不买账。
毕竟公屋资源宝贵,大家最烦的就是有人弄虚作假占名额,但也怕这种没根没据的消息乱传,搞得真正住公屋的人心里慌。
所以说到底,网上的消息还是得多看两眼 ——
别光看个标题、一张图就跟着焦虑,有时候多琢磨琢磨细节,比如那把没换的锁,就能发现不对劲。
要是真有公屋变动,房署也会有正式说法,犯不着被随手编的故事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