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横跨 20 年的 “身份骗局”:从单程证到司法覆核的终局
近日,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庭内气氛凝重。当高浩文法官掷地有声地说出 “对不起,没有其他词可以形容这件事 —— 她就是在说谎” 时,一桩隐瞒了近 20 年的移民欺诈案,终于迎来了终审时刻。
主角赵女士(1977 年生)的 “香港梦”,始于一场婚姻,终于一次刻意隐瞒,剧情反转堪比经典港剧,却给所有追逐跨境身份的人敲响了警钟。
起点:
婚姻为桥,离婚未报的 “致命伏笔”
故事的开端看似合规。1998 年,内地女子赵女士结识香港永久性居民何先生,2001 年 1 月在山东登记结婚。按照 “家庭团聚” 政策。同年 3 月,赵女士在丈夫协助下向内地公安机关申请单程证,这是内地居民赴港定居的核心凭证。但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1 年 6 月,赵女士诞下儿子;7 月,她与何先生在深圳办理离婚;2002 年 7 月,深圳法院正式判决离婚,儿子由赵女士抚养。
关键在于,从离婚到法院判决,赵女士始终未向审批单程证的公安部门通报婚姻状况的变更,导致审批流程在 “婚姻存续” 的虚假前提下继续推进。香港入境事务处事后调查指出,单程证的核心审批依据是 “夫妻团聚”,婚姻关系终止意味着申请资格自动丧失。赵女士的隐瞒,本质上是对审批制度的蓄意规避。
转折:
持 “过期婚姻” 入境,谎言成铁证
时间快进到2006年1月,赵女士成功获得内地公安部签发的单程证,翌月赴港定居。入境时,面对香港入境事务处人员的询问,她明确答复 “我已婚”—— 这个看似简单的回答,成为日后法庭上的 “致命铁证”。
高浩文法官在庭审中直指核心:“她不是单纯的隐瞒,而是明知自己不符合资格,却刻意说谎。” 事实上,此时的赵女士已离婚 4 年,却仍以 “配偶” 身份入境,相当于用失效的婚姻关系骗取了香港的居留资格。接下来的 7 年,她在香港低调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却不知入境时的谎言和申请时的隐瞒,早已埋下穿帮的隐患。
暗涌:
一纸申请引爆调查,两地证据锁定真相
2010 年,赴港满 4 年的赵女士申请《无结婚纪录证明书》,声称自己已离婚且在港无婚姻记录。这一常规申请让入境事务处工作人员产生巨大疑问:若已离婚,为何当年以 “配偶” 身份申请来港?疑点触发了全面调查,入境处随即向山东公安厅发函查证。
调查结果成为压垮赵女士的 “最后两根稻草”:2012 年,山东公安厅回信确认,赵女士申请单程证时未披露离婚事实,导致审批部门误判婚姻有效;2016 年的第二封回信更是直接定性 ——“隐瞒离婚情况、丧失赴港定居条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建议香港方面依法处理”。内地公安的明确表态,从根源上否定了单程证的合法性。 身份被撤,七年居留成 “空中楼阁”
2014 年,香港入境事务处正式作出决定:因单程证通过欺诈手段取得,撤销赵女士的居留资格和香港身份证。赵女士对此强烈反对,辩称 “单程证由内地公安签发,即便有问题也与香港无关”,且自己在港居留 7 年符合永居申请条件。
但这一抗辩未能成立。2013 年、2015 年,赵女士两次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均因居留资格根基无效被拒;2019 年,入境处正式驳回其永居申请,人事登记审裁处也维持了这一决定。香港法律界人士解释:“单程证是居留权的基础,若基础因欺诈无效,后续的居留和永居申请自然无从谈起,就像地基是空的,房子再漂亮也得推倒”。这个“证据确凿”,基本给赵女士的合法性判了“死刑”。
2025 年 6 月,赵女士提出司法覆核,将案件上诉至香港高等法院,试图最后一搏。11 月 5 日的庭审中,她本人并未现身,由两名大律师代表出庭,核心抗辩理由仍是 “单程证合法,香港法院无权质疑内地审批程序”。
但高浩文法官完全不认同这一逻辑。这位以严谨著称的法官,此前曾在恒大清盘案中拒绝丁玉梅的隐私保护申请,强调 “司法公开与公众利益优先”,此次面对移民欺诈案,同样坚守原则,他强调:“这不是程序问题,而是诚信问题。取得单程证时隐瞒关键事实,入境时谎称已婚,本质就是欺诈。”
最终,高浩文法官当庭驳回司法覆核申请,书面判词择期公布,诉讼费用另行处理。从 2001 年结婚申请单程证,到 2025 年高院驳回,历时 24 年、赴港 19 年的 “香港梦”,终究因一次隐瞒彻底破碎。
案件背后:
移民制度的核心是 “诚信底线”
这起案件绝非孤例,而是香港移民政策 “零容忍欺诈” 的典型体现。香港入境事务处近年多次强调,无论是单程证、高才通还是工签,真实性都是 “一票否决” 的红线
2025 年 7 月,入境处就破获首个 “高才通” 诈骗集团,18 名涉案人员因伪造学历、虚假工作证明被捕,罪成将被取消身份并遣返。
法律界人士指出,香港的移民审核逻辑清晰:任何通过虚假陈述、隐瞒关键事实获得的居留资格,无论后续居住多久,都可能被撤销。
正如高浩文法官所言,法律或许有灰色地带,但诚信从来非黑即白。赵女士的悲剧在于,她误以为 “先拿到身份再说”,却忽视了移民制度的核心基石 —— 诚信。
对于所有追逐跨境身份的人而言,这起案件是深刻的警示:捷径或许能带来一时的便利,但时间终将清算所有谎言。香港没有 “白来的身份”,世界上也没有 “隐瞒真相的特权”,唯有坚守诚信,才能让居留资格真正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