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署每年审查约24万份公屋租户的入息及资产申报表,平均每年揭发隐瞒拥有物业或家庭总资产超过限额的个案,占整体申报表的0.3%,这与社会上对公屋富户的认知有颇大距离。 有公屋街坊认为,公屋富户非常普遍,10户里可能有3户是富户。 立法会议员也批评对瞒报资产者检控率低的资产申报制度大有漏洞,譬如毋须申报海外资产,在香港住公屋同时在海外拥有物业的不是个别。 早前天水围发生恐怖碎尸案,意外揭发凶嫌拥有豪宅,但名下不仅有公屋单位,更利用公屋绿表成功申请居屋,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在香港公屋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方面有20多万人住于劏房,另一方面不少公屋资源被不正当占有,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检讨公屋富户政策,让政府房屋资源得到更公平合理的使用,这是公众关切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