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犯罪集团犯案手法层出不穷。据金管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有关信用卡未经授权交易的投诉个案总数持续上升,也唤起社会大众关注发卡银行的保障措拖,避免持卡人承受不必要的金钱损失。
未曾使用外币交易 仍被“碌”五千美元
读者刘小姐早前投诉,恒生银行去年10月未经其同意,完成一宗与OLHUVELI BEACH & SPA相关的5000美元(约39000港元)信用卡交易。刘小姐指,自己当时正身处美孚新邨惠康超级市场,其间未有输入银行提供的一次性手机短讯验证码(SMS OTP),怀疑个人资料遭盗用,已即时致电银行停用该信用卡,而她其后亦通过警方电子系统报案。
刘小姐强调,自己平日消费谨慎,甚少购买多于一万港元的商品或服务,更不可能使用外币交易。她引述警方指,OLHUVELI BEACH & SPA并非本港企业,而是位于东南亚的公司。点新闻记者在网上发现,马尔代夫有相同名字的机构,未知是否和刘小姐的个案有关。
由于发卡银行坚持持卡人授权交易,不愿妥协,并且要求事主偿还款项,刘小姐认为做法犹如“大石砸死蟹”。面对高昂的信用卡利息,她感到徬徨无助,形容即使向金管局投诉,也于事无补,如今走投无头,只能透过自身故事来唤起大众对未授权交易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