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快于周四(24日)排放含有核辐射物质的核污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立即启动进口管制措施,防止受核污水污染的日本10个都县的水产品流入本港。小编特此整理辐射衞生常见Q&A,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Q:服用食盐或在身上涂抹碘酒能否预防或治疗辐射所引致的损害?
A:现时并没有科学证据显示服用食盐或在身上涂抹碘液,能有效预防或减低辐射的损害。八成半在本港出售的食盐不含“碘”,而含碘食盐的碘含量亦很少,再者,每日要进食2.5至5公斤含碘食盐,才有相当于一粒碘片的剂量。相反,服用过量食盐会影响健康,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肾病的人士。此外,涂抹碘液有可能引起皮肤敏感。
Q:碘片是否“辐射解毒剂”?
A:碘片是一种能提供一些辐射保护,以防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药制品。它并非“辐射解毒剂”。碘片不可胡乱服用,只可在衞生当局专业建议下才可服用。
Q:辐射污染造成什麽长期健康问题?
A:癌症是最常见的长期辐射伤害,人体细胞通常在到了生命周期终点的时候,会自然分解,细胞一旦失去了这个自毁的功能、不断地病态增生,就会造成癌症。人体本来可以通过自身修复、细胞自毁等等的功能来确保细胞能够健康地新陈代谢,但是辐射线会干扰这些功能和过程。辐射线令细胞的化学结构出现变化、破坏细胞内的基因,所以有可能令患者受损害之后出生的下一代,出现小颅、成长缓慢、发育不全等畸形现象。
Q:急性辐射综合症是什麽?
A:急性辐射综合症是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希(即大约为每年受到背境辐射剂量的300倍)时可能出现的一组症状和体徵。这主要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受到损伤有关。当受到的辐射剂量更高时(超过10希),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如肠胃、心血管)。
Q:“希”是什麽?
A:人体吸收到的辐射剂量可以用“希”为单位。平均来说,一个人接触到的辐射量大约为每年3.0毫希(1毫希= 1/1000希),其中有80%(2.4毫希)属于天然来源(背景辐射),19.6%(0.6毫希)的辐射由医学使用造成,剩馀的0.4%(约0.01毫希)由其他来源的人为辐射造成。
Q:如何清除辐射污染?
A:清除污染,必须先除去衣物,免得进一步受到辐射污染。而治疗的第一个步骤亦是“除污”,亦即以除去衣物、用肥皂和温水轻轻刷洗的方式尽量减少进一步的污染。对辐射反应最为敏感的人体部分之一是制造白血球的骨髓,因此通常会对患者施以促进制造白血球的药物,同时也预防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受损而导致的感染。现在也有专门药物用以减少辐射对人体内部器官所造成的伤害。
Q:辐射对儿童危害大吗?
A:一般而言,的确如此,这是因为小孩的生长速度快、细胞分裂的速度也快,出现危害的机会就比较大。
Q:转换日本奶粉牌子,会否影响婴儿健康?
A:市面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分均大同小异。一般而言,医护专业人员并不鼓励父母轻易乱转奶粉。但如真的有需要替婴幼儿转换其他牌子的配方奶粉,亦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Q:市民若从日本回来感不适,应该怎办?
A:如市民从日本回港后仍担心身体健康,可到医院急症室求诊。
Q:应否在日本饮用自来水?
A:有关日本食水的安全问题,自来水中存在小量的辐射并不代表不适宜饮用,一般来说,短时间的饮用不会对健康构成显著威胁,要长时间饮用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