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今日(4日)上午到访保良局马锦明中学和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出席两校的开学礼。蔡若莲表示,有学校在风暴期间,礼堂水浸,窗户被吹烂,但都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她感谢学校的努力。她又说,小一学生人数结构性下降,属预期之内,当局已採取各项措施,稳定学额供求,包括合併和重置学校等,班级数目亦会相应调整,希望学生的学习质素不受影响,并能确保善用公帑。

新学年全港有77间小学一共缩减88班小一,被问到是否代表“杀校潮”变得更严重时,蔡若莲回应指,学龄人口下降是结构性情况,亦在预期之内。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当局採取各种方法,以确保教育质素和善用公帑。蔡若莲举例指,过往而言,当局通过各种方法稳定学位的供应和需求,包括通过合併或重置等方法改善情况。“今年学生人数的确减少了,所以我们相对调整了班级的数目。随着新学年开始,我们会密切留意情况,与学校保持沟通。”
蔡若莲指出,面对学龄人口下降,要多管齐下稳定教学界,而合併是其中一个有效、能确保教学质素,并能善用资源的方法。我们考虑到中学的实际需要,调整合併时的津贴,帮助学校提升和稳定教学质素。另一方面,我们留意到人口继续下降的情况,所以我们全速推进小学实施小班教学,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我们已全面推展,而未来亦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当然,对于面对小一收生困难或小一收生不足16人(的学校),当局亦推出方案。相信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应有足够选择。她提到,教育局作为办学团体,也有几项措施,包括停办香岛道官立小学,另外分别有两间中学和两间小学合併,亦把收生较困难地区的学校重置到新发展区,这些措施会继续推展。
新学年本港有5间学校在小一获派0班,包括黄大仙孔教学院大成小学,校方早前获批准开设“私家班”,至今取录约18名小一新生,并有意申请转为私校。该校校长表示,黄大仙区人口老化严重,转私立学校可以录取区外学生。有学生对于学校将增设泳池、羽毛球场等,感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