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香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9|回复: 0

《论语》新说3-19:做个正直谦逊的君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9 10:4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新说: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最尊贵的神,不如巴结灶神,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夫子回答道:“这两句话有问题呀,如果得罪了上天,无论祈祷什么神也就都没有用了。”

       有一种说法,说是县不如现管,王孙贾的意思是你与其巴结“县官”,不如巴结我这个“现管”,孔夫子回答他说,如果得罪了上天,也就是违反了制度,那么就是再怎么巴结“县官”与“现管”都没有用呀。两个人都是用的比喻来说事。

        孔夫子说道:“周朝的礼仪制度,是根据夏商两代的变化,然后结合现实而制定的,这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呀,我拥护周朝的礼仪制度。”

        孔夫子进入周公的庙里,每件事情都要问个明白,有的人便说道:“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的呢?居然在周公的庙里,每件事情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夫子听了,便说道:“这个正是礼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夫子求知若渴,不做不懂装懂之人,也不根据自己的知识做不确定的理解。之所以这么做,是防止因自己不懂或错误的理解而违背了礼,犯下大错。

        孔子说道:“比箭,是为了考校五善,中靶即可,不一定要以射穿靶子为准,因为各人的力气有大小,这是古时候就遵守的规矩。”

        这也就是教导人们,做事情要有目的,不要忘了当初做事情的目的而把心思放在了争胜斗狠、求荣求面子上。

       发孔夫子正直、谦逊、知礼守礼而不忘人生的目的,都是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学习并为之努力做到的。

 

注:本篇选自微信公众号:行为解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llo 香港 ( 粤ICP备2020129818号 )|Sitemap

GMT+8, 2025-8-25 20:57 , Processed in 0.01674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红盛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