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香港由8月至今,每月亦录得过百宗肺炎支原体个案。衞生署发言人昨日(4日)公布,根据医管局的数字,过去3个月儿童涉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入住公立医院的数字,徘徊于每月110至170宗,虽较今年8月的50多宗为高,但趋势大致保持平稳;香港流感及新冠的整体活跃程度,则持续维持低水平,近期未发现涉及呼吸道感染的爆发呈报数字有所上升。

衞生署表示,截至11月25日,过去四星期的监测数据显示,香港的呼吸道病原体以鼻病毒或肠病毒最为活跃,佔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及医管局收集的呼吸道样本约一成,但水平持续平穏;其次活跃的为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最新阳性检测比率分别为5.2%及4.4%,并呈上升趋势,符合新冠疫情前的季节性趋势。
署方预期,包括季节性流感在内的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数字,将随天气转凉而上升,衞生防护中心的恆常监测机制会继续密切留意香港社区的情况,呼吁市民特别是高风险群组人士,应适时接种流感及新冠疫苗以加强个人保护。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在“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肺炎支原体是已知的病原体,市民不需担心。他称,近日北京儿童医院门诊1000宗求诊中,大约二至三成是肺炎支原体,但因为过往并无相关统计数据,很难说今年的情况是否高于往年。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袁国勇亦说,根据自己掌握的数据,内地肺炎支原体感染个案增加,主要发生在儿童。原因是小朋友在疫情间带口罩及减少社交活动引致。相关爆发不是由新发传染病引起,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