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紓缓“护士荒”,特区政府建议新设“特别註册或登记”、“有限度註册或登记”,以及“暂时註册或登记”护士。据医务卫生局向立法会提交的修例草案显示,前两类护士可豁免考取执业试,每次限期3年。法例今天(8日)刊宪,下周三(13日)首读及二读。
医务卫生局昨日(7日)向立法会提交《护士註册修例草案》,建议透过“特别註册或登记”和“有限度註册或登记”制度,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在港执业,无须通过任何考试,每次限期為3年。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其中,“特别註册或登记”制度的申请人需要在香港以外地方取得相关资格,且相关课程大致与护士管理局认可的正式註册或登记训练课程比拟,之后要有至少3年在诊所或医院工作的全职临床经验,在香港机构工作不少於5年,工作表现获聘用机构评為良好及胜任,方符合资格转為正式註册或登记。
局方认為,根据管理局的準则进行评核,足以确保护士专业质素达到正式註册水平,无须参加执业考试。
至於“有限度註册或登记”的申请者在取得资格后要有至少1年与受僱有关的全职临床经验,护士管理局可按相关人员之前的临床经验对其受聘為护士施加执业条件,之后申请人可於卫生署、医管局、持牌安老及残疾院舍、法例订明护养院、社署指明服务单位及医卫局长指明机构等工作,无须通过任何考试,每次限期3年。“有限度註册或登记”不可转為正式註册或登记。
局方又建议引入“暂时註册或登记”安排,让来自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护士在香港进行学术交流和临床示范,為期可达14天。虽然公私营机构均有资格提出申请,但护管局将获赋权发布合资格机构名单,并决定所涉工作的性质是否属於学术交流和临床示范。
局方指,香港护士人手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截至去年底,香港共有逾6.6万名註册和登记护士,护士与本地人口比例落后於一些已发展国家及地区,在2022至2023年度,医管局和卫生署护士流失率均為大约一成,当中超过2500宗為非退休流失。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医务卫生局表示,虽然已推出多项措施,但培训香港护士需时,提升训练容量亦有实际限制,不能单凭增加香港训练学额解决迫切的人手问题,需要尽力开闢非本地人手来源。
香港公共医疗护士协会主席江颖聪表示,欢迎特区政府输入护士以缓解人手不足。认為内地一些护理学院的素质也很高,培训合格的护士完全可以胜任来港工作。但希望政府明确规定输入护士的标準,以及坚持由护士管理局把关,以确保註册护士质素。“如果公布认可的海内外优秀护理学院名单,就清晰得多。”
江颖聪又认為,引入的护士需要符合一个与香港类似的实习时数标準,指“香港的护士素质很高,其中一点就是规定的训练时数,在全球都属於高水平,要完成约1600个至1700个训练小时,比很多国家或地区多出约三分之一。充足的训练时数,对保证护士专业水準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