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在香港待久了,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存钱也太难了吧!
 
就拿吃饭这点小事来说,明明是同一款饮品,冷饮居然比热饮贵好几块港币。
 
有时候看着账单我都忍不住嘀咕:店家该不会把冰箱电费都摊在这几块钱里了吧。
图源:社交平台
 
不过大家平时买单的时候,真的会仔细看账单吗?不少香港餐厅里,除了餐费,还会悄悄加一笔 “服务费”,比例大多是 10% 左右。明明服务就是基本的上菜、收碟子,既没有额外贴心的照顾,还要多收这笔钱,实在有点离谱。
小编自己就遇过这种尴尬:刚放下筷子,嘴都没擦干净,面前的盘子就被服务员收走了,搞得我手都僵在半空。图源:香港01
但最近有个内地游客的经历,才真叫人懵圈 —— 他在香港吃饭,居然被收了快赶上菜钱一半的服务费!
这件事也让香港餐饮那些 “说不清道不明” 的规矩,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隐性服务费
 
前阵子有个内地游客在社交平台吐槽,说自己在香港中环一家烧鹅酒家吃饭,被 “隐性收费” 坑惨了,算下来服务费差不多占了 50%!图源:文汇报
 
他一入座,桌上就自动摆了一碟 “鱼皮花生” 当开胃小食,还有一碟 “XO 酱” 当调味料。 
更离谱的是,他后来想续点 XO 酱,服务员拿来的份量少得 “连碟子底都盖不住”,
 
最后算下来,就两碟酱料、一碟花生,再加上两人的茶位费和服务费,光这些就花了 222 港币。
 
居然还要再收一次钱!
图源:社交平台
 
要知道,这顿正餐菜钱也没多贵,
 
总共花了快 700 港币,相当于一半开销都花在了 “非必要收费” 上,换谁都得心疼吧?
 
这位游客也无奈说,感觉这种 “藏在账单里的收费”,
 
更像香港餐厅的 “潜规则”。
图源:香港01
帖子一发,港人也炸开了锅。
 
有人说 “广州、深圳也有茶位费”,但更多人直接吐槽:“这种收费本来就不合理!难怪香港餐厅老有结业的,不是没原因的。”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人干脆摆烂:“与其花这冤枉钱,不如去吃两餸饭!”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毕竟在香港,两餸饭算是少数 “钱包友好” 的选择了,其实在香港,除了茶餐厅、快餐店,大部分餐厅收服务费是 “默认规矩”,一般都是消费金额的 10%—— 也就是说,你点的菜越贵,这笔服务费也跟着涨。图源:社交平台
 
更别说有些卖酒水的餐厅,要是你自己带酒去,还得收 “开瓶费”:普通餐厅收 100-200 港币,高档点的直接要 750-1000 港币,图源:社交平台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还没上菜呢,怎么就要收这么多额外费用?租金贵、人力成本高,有些餐厅就把垃圾费、排污费这些运营成本,悄悄算进了服务费里。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再加上香港卖酒水有规定 —— 得先向港府申请牌照,不然不能卖。图源:大公报
 
这牌照也不便宜:普通餐厅办个 1 年期的酒水牌照,差不多要 2000 港币;超过 1 年的话,接近 3000 港币。图源:电子版香港法例
 
说白了,这些 “服务费”“开瓶费”,其实是餐厅把自己的成本,转嫁给了顾客。
也难怪有港人担心:“这笔钱到底是给服务员当奖金,还是全进了老板口袋?”就算服务费真的能到服务员手里,
 
不少人还是觉得 “花得不值”—— 毕竟香港餐饮业的 “快节奏”,有时候真的让人有点吃不消。
 
大家都知道香港生活快,但没想到餐厅里更甚:有时候刚坐下,菜单还没翻两页,
 
服务员就过来问 “想好点什么了吗”;稍微犹豫一下,
 
还能感觉到对方有点不耐烦,仿佛在催 “别耽误下一桌”。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有些餐厅为了快,还特意在菜名旁边标上英文字母,比如 “A 是烧鹅、B 是叉烧”,说是方便下单快,可对不熟悉的人来说,反而更懵。 服务员跟 “巡逻” 似的在餐厅里转,只要看见你盘子里没剩多少,不管你是不是还在坐着聊天,伸手就把碟子收走了,搞得人都不敢放慢吃饭速度。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更离谱的是,现在有些餐厅明明是 “自助点餐”,图源:大公文汇
小编其实觉得,服务费本来是好事 —— 是给那些热情、贴心的服务员的奖励,鼓励他们把服务做得更好。
可要是没享受到对应的服务,甚至还被 “催单”“快收碟” 搞得不舒服,却照样要掏这笔钱,任谁都会觉得不合理吧?图源:星岛头条
 
现在港人北上消费的热潮一直没减,大家去深圳、广州吃饭,不仅性价比高,服务也更自在。
 
反观香港餐饮业,如果还抱着老规矩不放,不调整服务方式,恐怕很难留住顾客。
图源:星岛头条
 
最后小编也想问问大家:你在香港吃饭时,有没有被收过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