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月录得8宗猴痘确诊个案,更有4宗属本地感染个案,令人担忧猴痘在港暴发。医学专家曾祈殷27日接受中通社採访时预料,本地有传播源头,未来会出现更多个案,呼吁高风险群组做好第一道防线。
自去年猴痘在全球多个地区暴发以来,香港确诊个案不多,偶有输入个案。至今共录得16宗个案,涉及年龄介乎25至59岁男子,过去已有部分个案曾在港进行高风险性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本月录得8宗确诊个案,其中4名患者源头不明。
“不排除稍后会有更多个案出现。”香港感染及传染病专科医生曾祈殷受访时说,在短短一个月内出现8宗个案,上升趋势明显,反映社区内可能有传播源头。
衞生防护中心调查显示,该8宗个案均是男男性接触者,曾于潜伏期内在欧洲、日本等地以及香港进行高风险性行为。
曾祈殷说,猴痘没有地域限制,通关后香港与各地人员往来频密,欧美、东南亚多地曾暴发猴痘疫情,现在不同地区都有潜在患者。因此,最重要的是高危群组多加留意,避免发生无安全措施的高风险性行为,甚至与陌生人有亲密接触。
猴痘一般透过和有病徵人士的感染伤口作直接及密切的性接触而传染。但仍有市民疑虑,猴痘一旦在高风险群组暴发,患者群扩大,会否影响社区公众?
曾祈殷指出,家庭成员、工作同事长时间与猴痘患者面对面接触,有飞沫传播可能;医护人员徒手接触患者分泌物,包括呼吸道和感染伤口等,亦有机会染疫。但他们通常未必知道了解患者的私生活行为,因此难以防范。
他建议,高风险群组人士,包括男男性接触者、拥有多名性伴侣的人、性工作者等採取预防措施,做好第一道防线,并尽快接种疫苗。
香港特区政府去年10月推出猴痘疫苗接种计划。截至今年6月,已接种超过1万剂次。7月27日起,中心增设指定猴痘疫苗接种中心,供高风险群组预约及接种疫苗。
所幸的是,香港至今未出现猴痘死亡个案,患者猴痘症状通常持续14至21天后自行痊癒。在过去各地疫情中,患者死亡率介乎1%至10%之间。
曾祈殷预料,随著公众、高危群组对猴痘的认知更多,检测频率更高,阳性宗数自然会呈上升趋势,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目前,特区政府已启动猴痘准备及应变计划下的戒备级别,并因应最新科研实证和发展,不时评估风险,採取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