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基于预先防范的原则,8月24日起香港将禁止源自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潟、长野和埼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10个都县分别盛产哪种水产?
据悉,千叶、宫城、新潟地理位置均靠海,盛产海鲜;群马、长野、埼玉等则处于内陆地区。香港食物及环境衞生谘询委员会主席梁美仪早前解释,当地近海县市鲜鱼会运至内陆县市加工,因此管制安排合理。

都县 主要水产
千叶 鲷鱼、龙虾、真鰯等
埼玉 (内陆地区)
宫城 生蚝、北寄贝、鲣鱼等
新潟 三文鱼、金枪鱼、鱿鱼、鰤鱼等
东京 鲣鱼等(为主要转口港,10都县以外出产水产经东京转口不受影响)
栃木 河鱼如香鱼等(内陆地区)
福岛 鲣鱼、真鰯等
群马 淡水鱼如虹鳟等(内陆地区)
茨城 鮟鱇鱼等
长野 (内陆地区)
至于10个都县的水产品,何时有机会再进口香港,特区政府表示会持续监察,视乎辐射水平,以及日本排放的处理方法能否增强香港对日本食品的信心,才会考虑再作调整。
梁美仪今早(2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香港在食安方面把关好,港人毋须过份担心,但提醒市民要注意均衡饮食,并应减少进食高风险水产,包括蓝鳍吞拿等大鱼、蚌类等贝类产品及比目鱼等。’
梁美仪解释,蓝鳍吞拿等大型鱼类处在食物链上层,会吸入不同污染物,可能对人体有害,“浅嚐就好”。此外,核污染物易沉积在泥土,因此在海洋底层附近生活的底栖性鱼类,如比目鱼,以及贝类产品,如蚌等要减少食用量。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2022年香港从日本进口逾116亿元(港币,下同)的农林水产,是进口货值第2高的地区,仅次于内地。当中水产货值高达42亿元。去年由日本进口的10大农林水产排名(按货值计)中,属水产类的珍珠名列榜首,进口货值达9.7亿元,加工扇贝(5.3亿元)、加工海参(4.8亿元)分列第3及第4名,非加工扇贝排名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