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正探讨能否将本港部分可回收废物运往大湾区,将废物与资源一体化处理。 立法会议员陈绍雄今日(30日)于电台节目表示,将本港废物运到大湾区循环再用涉及许多法规,可持开放态度处理,强调需要做到双赢。
陈绍雄表示,政府正商讨此事,他认为涉及许多法律法规、过程复杂,要一篮子讨论。 如果湾区已建立回收重用物料的生产链,由他们做会具规模效应,湾区短期内有焚化设施可供香港考虑,便可以将部分废物循用,部分焚化处理。
陈绍雄强调,安排要做到双赢,不要令湾区居民产生观感问题,最重要香港不能放软手脚,尽责任处理好废物问题,最后是考虑达致经济效益的合作模式。 他认为香港地少人多,处理废物应朝高产值方向发展,例如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废物回收效率。
立法会议员黄锦辉在同一节目说,曾考察内地焚化设施及废物回收工作做得很好,焚化设施有剩余焚化量,故在两会时曾提出意见将本港废物运到内地处理。
黄锦辉表示,不要只针对将本港垃圾运到内地,而是做到大湾区共享经济,大湾区规划时可考虑做统筹,在湾区内有焚化空间可生产能量,可将垃圾运过去,当他们生产能量后又传去不同地方。 他又认为,既然开始探讨无废湾区,未来可因应情况检讨香港建造焚化炉的规模,以至需建造的数量。
